

昨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京举办。本次融资对接会以“产融协同筑根基,AI领航京津冀”为主题,旨在立足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协同格局,聚焦未来几年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前沿产业领域,强化跨区域协同和央地联动,有效促进金融赋能、联合招商、产业对接和项目落地。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4只京津冀基金代表与37家企业代表签约,签约投资额超43亿元。
r在2024年启动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基础上,金融机构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包括国新基金、北京国管、农银投资等1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将共同构建联系更加密切、沟通更加顺畅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同时,北京市协同发展促进会还发布了京津冀投融资服务产业“政策库”“园区库”“项目库”,地图式呈现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6条产业链重点承载园区,为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多维精准的信息服务和一站式对接平台。
r会上还推动通武廊数据合作,三地签署数据领域一体化合作协议,促进数据共享共用。搭建高效产融对接平台、整合多元金融资源,联东U谷与武清京清汽车园签订合作协议,亦庄国投与北京科创基金等签约,进一步强化三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联动,推动通武廊成为京津冀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金融赋能示范区域。服务京津冀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重大战略联动,促进京津冀与山东、山西、内蒙古等周边地区协同联动,加强与匈牙利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协作,活动吸引区域外24家企业参会并为其提供融资对接服务。
r据悉,活动聚焦AI和具身智能、生物医药和合成生物、低空安全技术和商业航天、集成电路和工业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共设置5场专题路演,吸引55家企业与95家基金“面对面”深度对接交流。其中,AI和具身智能领域参与路演企业11家、基金54家,生物医药和合成生物领域参与路演企业14家、基金38家,低空安全技术和商业航天领域参与路演企业9家、基金39家,集成电路和工业制造领域参与路演企业9家、基金47家,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参与路演企业12家、基金46家。活动现场,24只京津冀基金代表与37家企业代表签约,签约投资额超43亿元。
r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协同办副主任、京津冀联合办副主任周浩表示,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十年、站上新起点的开篇之年。三地立足打通产业链与资金链融通“堵点”,汇聚顶尖投资机构与骨干创新企业,举办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搭建产融高效对接平台,成为区域产融协同靓丽名片。
r周浩表示,下一步,京津冀三地将持续优化政金企联动机制,发布“政策库”“园区库”“项目库”,打造金融机构与企业信息服务和一站式对接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常态化、精准化促进产融对接。属地政府部门要持续加强签约项目、对接意向跟踪,强化资源要素服务保障,确保对接取得实效。京津冀联合办愿与三地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平台组织和企业一道,完善京津冀投融资服务机制,研究组建“京津冀基金联盟”,织密投融资服务网络,构建联系紧密、沟通顺畅的金融服务生态。
r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r编辑/汪浩舟
启泰网-炒股票加杠杆-股票配资大全-股票配资服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